此區為瑪摩麗磁業務專區,可儲存喜愛產品並分類瀏覽,合作夥伴如有使用需求,請向服務您的業務窗口申請
2025台灣瑪摩引進全新系列,義大利 ABK 向來以大膽的設計與精湛工藝聞名,更將磁磚昇華為可被珍藏的藝術逸品。
形塑個人風格,就像精心挑選的珠寶,獨自綻放在其各自的故事與細節之中,如同私人展廊,細膩且優雅,伴隨多元的個人喜好,「藝術品」不再局限於珠寶、雕塑、建築,更多延伸至設計、傢俱、甚至建材。 (Victoria & Albert Museum, Image credit: press)
隨著全球審美觀念快速交融,設計師愈發重視工藝、色彩與情感的結合,而義大利的設計,正好融合現代氛圍與文化底蘊,將建材從單一實用面材,轉化成空間中的藝術逸品,與精品時尚的精神高度契合。
義大利設計教母 Paola Navone 曾在專訪中提到:「我對美的理解始終與簡約、天然材質的不完美,以及我對世界工藝傳統的熱情息息相關。」
「My idea of beauty has always had to do with the simplicity,the imperfection of natural materials, and my passion for the craft traditions of the world.」 —《Design Hotels: The Design Diaries, 2020》
呼應我們想傳達的理念「設計的美,不在於華麗的裝飾,更重視於材質的細膩質感、工藝的溫度,以及能夠承載生活故事的情感。」此次的新品之旅,將帶大家一窺精品磁磚神秘面貌,探索WIDE&STYLE與歷史交織淵源;FUORI FORMATO大膽重塑珍貴工藝;幻色轉出的奇幻萬花筒世界,和POETRY HOUSE為何能一據情感高地。
(W&S, 夢境)
大家對壁紙一定不陌生,W&S系列就是以壁紙為設計發想,結合大板壯闊尺寸,呈現出壁紙般的細膩紋理,躍然於堅固材質之上的視覺震撼,像是大溪地、晨霜等等都是過往常見的經典作品。
(傑弗裡公司藝術壁紙印刷廣告,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, Image credit: Victoria & Albert Museum) (1836年至1841年壁紙訂購簿,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, Image credit: Victoria & Albert Museum)
壁紙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審美縮影,展現了匠人極致工藝,早期多由手工雕版印刷,圖樣細膩,並模仿錦緞、絲絹的質感,在 16 世紀的歐洲,常見於英國與法國的上流社會,到了 17 世紀,更出現金箔、浮雕等奢華工藝。這一系列創作,正是讓這份易逝的美感,幻化為可永久收藏的藝術牆面。 ● 幻葉之境 ● 霧林 ● 調色盤 ● 霞紗 ● 浮光牡丹 ● 構象之牆
更特別的是W&S系列中的 Fuori Formato,靈感源自炻器(stoneware)的材質設計,自古以來便被視為介於陶與瓷之間的珍貴工藝,在高溫燒製下,表面往往帶有細膩的不規則暈染,甚至因窯火而產生獨特的色差。
為了還原來自傳統的感動,多道工序的反覆疊加,耐心雕琢表面細膩變化,結合藝術家個人創作風格,再次昇華空間中藝術層次。 (藝術家親手繪製細節Image credit: ABK) (細節特色Image credit: ABK)
除了數位工藝,保留手工溫度成為系列獨特靈魂,不管是高級釉料、金屬粉末還是色彩調和皆由師傅親手點綴,細看之下,每片磚都會有些微差異,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。 ●夢境 ●棕梠 ●雲煙
致敬多變色彩,營造一場創意磁磚遊戲,多圖案的組合,在光影下閃爍出如萬花筒般的奇幻折射。然而不同以往的是,它擁有更加鮮明飽和的色彩,同時歷經多段窯燒,才讓我們可以在表面看出明顯層次。 (Olafur Eliasson位於Daejeon藝術空間的裝置藝術「生活天文台」Image credit: the artist and The Art Space 193) (重覆拼湊呈現萬花筒效果, 幻色-結晶)
這樣的空間裝飾,保有一份天真想像力,像是與記憶中童年對話,帶著我們逃到現實以外的繽紛世界,這些散落碎片反而顯得格外耀眼,就像兒時追逐彩虹,鮮活且純粹。 (由左至右, 天穹 結晶 蜂巢 綠扇) ●探索萬花筒般的奇幻世界 (圖1-2 TWELVE, 密鱗 魚鱗)(圖3-4 SCALE, 密稜 稜角) ●探索萬花筒般的奇幻世界|玻光鱗稜 (圖1 STICKS, 格柵) ●探索萬花筒般的奇幻世界|格柵幻象
(義大利設計師 Paola Navone)
說到最溫暖的磁磚作品,絕對非它莫屬,義大利設計師Paola Navone開創的詩意美學,同時也是建築師和藝術總監的她, 一直致力創作富含生命力的作品。正如她所言:「設計是詩意地落入空間,藝術性地詮釋物質。」
詩藝 (由左至右, 霜白梧桐 青銅窗花 混凝織線)
「缺憾」的藝術,在 Paola Navone 的詩意美學中,完美從不是最終解答,延續義大利手工陶瓷的傳統工藝精神,將光影、色階與釉料的流動,營造成作品最動人的不完美,在不對稱裡找到平衡。 ●探索詩藝|缺憾之美
詩紋 (由左至右, 布藝藍 布藝灰 布藝橙)
「設計應該帶有情感與故事」,她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布料的紋理、交錯線條與編織方式,認為即使是堅硬的材質,也能像布藝般「呼吸、彎折、擁抱光影」,散發生活的柔性詩藝魅力。 ●探索詩紋|柔性魅力
詩砌 (Poetry Stone, 巴薩提納灰)
詩砌重裝上陣「Poetry Stone Reloaded」,石紋融入磁磚設計的最新力作,將石材的粗獷、紋理的隨性氣息,從大自然裡移進空間中。也延伸創作出了極富藝術感的雕鑿紋理和蠟染表面。 ●探索詩砌|隨性氣息 (Poetry Stone, 石灰岩土黃雕鑿)
雕鑿面通過刻意的凹凸處理,形成明顯的立體感,並非完全機械化,保留手工敲擊的真實感。 (Poetry Stone, 蠟染黑)
蠟染效果帶給磁磚表面柔和暈染和光影層次,手工操作蠟層與釉料,製造出微妙的不均勻對稱。
全新系列已正式進駐台灣瑪摩展示中心,歡迎親身感受最具代表性的磁磚美學 立即私訊台灣瑪摩|提供專業選磚建議
MENU